顯示具有 職場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職場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

考試重點 vs 職場重點


從小時候從老師一直教育我們考試的重點項目,你自己就可以得到高分,在職場同樣的道理。

你自己有發掘到嗎?

自己要努力記住職場的重點,且要的記住評分人的標準。職場上評分人的標準就是自己上司,所以他的決定影響的你的好壞。

你要以他的重點為重點,你可以額外去學習自己想要學習部份,但是不列入主管的評分標準裡。

自己區分:公司、主管想要的東西,和自己想要的東西,兩種皆不一樣的。

當自己和公司理念一致時,自己心裡就感覺目標一致,就會造成熱忱,有動力去做事情。

當自己和公司理念不一致時,自己心裡就感覺,公司強迫方式讓自己做不願意的事,造成一種負擔。

工作有自己願意和不願意做。自己要轉化心情整調把不願意做的事情,變成一個可執行的任務,讓自己穩定去執行完成工作。

====
公司研發無法快速的原因:
(1)把公司生活的教導變成準則,失去靈活性。
(2)把研發人員自主權被剝奪了,研發失去自主權。制度讓研發人員不知權限在那裡,造成研發人員矛盾心裡,做事會提心吊膽。
(3)把檢討制度,變成對研發人員一種人自尊上修理。
推導:
最後研發人員失去研發人員本質,造成做事害怕,不敢去做任何一件事,做錯就要寫檢討報告。
事情最後留給主管去做最後的決定,執行人員不敢做任何決定,因為錯誤就要承認自己錯誤,因為主管永遠沒有錯,主管永遠不會與下屬站在同一陣線上。


觀察到一個現象,當一個主管對指示全部的事情,全部的人都同樣發生同一種狀況,代表主管的問題,而非人員的問題,主要原因在於全部的人做的全部都是錯了的嗎?我想這個機率很小。
但是一個主管如果沒有發現當全部的人都是同樣的狀況,代表是主管本身就有問題,因為他想要執行的方式,並無法執行,因為他並未執行過,因為無法理解過程中的困難,他只能想像並無法解決過程中遇到的種種難題。

何經理最大的問題,在理想和現實上的落差,太理想化。
理想和現實必需要一個妥協,並不是放棄理想,而是在現實中一步一步朝向理想前進。

當直路走不通,換一條路走,只要自己目標確立,就是朝向自己目標前進。
這是人生必需有所擇,因為不放棄現在所以,就不無法擁抱下一階段路程。

2011年4月29日 星期五

職場生活守則

每個人都會步進職場,所學習是技能、人與人溝通模式、和主管相處之處。最終還是要養成財務自主、工作自主的模式,向自己的人生負責。


1.當你認為是觀念是對時,不同於你的老闆觀念,那你的當下『對的觀念』也會變成不對。
2.當你的理念是領先其它同仁,但是其它同仁觀念還是停留在過往,那你的對,也會因為環境變成自己的不對,所以把對的觀念提出時,要切和場合、時間、人員,否則對的觀念也會變成不對。
3.不愉快環境,不管再多的錢,也不要停留這個場所,因為這只是造成自己心理更加不平衡。
4.自己要有自己獨立思考的方式;在公司環境裡只有公司的利益,並無個人的利益。自己要思考如何站在公司的利益,充實自己的實力,發揮影響力。
5.公司裡只有公司的文化,沒有個人獨特性,當自己獨特性和的公司文化有所衝突時,自己思考能不能融入或改變自己行為模式。
6.公司只會讓員工自行走路,而不會體諒員工。
7.公司只有站在公司立場,並沒有員工立場,員工只是一個可以取代棋子,所以培養一個另一個棋子,來抑制另一個棋子。
8.公司和私人立場要區分,公司立場是執行動作;私人立場只有討論執行過程方法,有什麼更容易執行。
9.員工自己要訓練自己讓公司無法取代,所以努力加強自己能力,而不是看到公司對自己不好的地方。
10.員工要知道如何利用的公司的資源,補足自己所欠缺的能力不足地方。
11.公司是一個舞台提供場所,員工可以自由選擇,由這個舞台到另一個舞台。主要能夠讓自己發揮的舞台即可。
12.員工本身就有專業力,也要學習表達能力,原因在非是全部人皆能會懂得專業技術。專業人員需學習非專案人員的溝通,需要靠經驗去學習。